15121093650
WORK
消防系统、服务内容、消防产品

青浦区重固火灾自动报警系统

日期:2025-04-27 访问:2288次 作者:admin

一、系统核心组成

组件功能与类型典型安装位置
火灾探测器感知火情信号:
• 烟感(光电/离子式)
• 温感(定温/差温)
• 火焰探测器
• 气体探测器(CO、可燃气体)
天花板、高风险区域(厨房、机房、仓库)
手动报警按钮人工触发报警,玻璃破碎式或按键式疏散通道出口、楼层显眼处(距地1.3~1.5米)
报警控制器接收信号、判断火情、启动联动:
• 区域型
• 集中型
• 控制中心型
消防控制室、独立设备间(防电磁干扰)
声光警报器发出视听警报:
• 警铃
• 频闪灯
• 语音广播
走廊、楼梯间、公共区域(覆盖所有逃生路径)
输入/输出模块连接消防设备(如排烟阀、防火卷帘)与控制器,实现联动控制受控设备附近(模块箱或设备柜内)
电源系统主电(市电)+ 备电(蓄电池),确保24小时不间断运行控制器机柜内、专用配电箱

二、系统工作原理

  1. 信号触发

    • 自动触发:探测器感应烟雾/温度/火焰→生成电信号→传输至控制器。

    • 手动触发:按下报警按钮→直接向控制器发送信号。

  2. 火情判断

    • 控制器分析信号逻辑(如“两探测器同时报警”确认火警),排除误报。

  3. 警报与联动

    • 启动声光报警、消防广播引导疏散。

    • 联动设备:关闭空调(防烟扩散)、启动排烟风机、迫降电梯、释放防火门等。

  4. 信息上报

    • 通过联网模块将火警信息推送至消防部门或物联网平台(如上海“一网统管”系统)。


三、设计与安装规范

  1. 国家标准依据

    • 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》GB50116

    • 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》GB50166

    • 地方规范(如上海《消防设施物联网技术规范》DB31/T)。

  2. 关键设计参数

    • 探测器覆盖:烟感保护半径≤6米(层高≤6米),温感≤5米。

    • 回路容量:单个回路设备数≤200个(地址编码型)。

    • 布线要求:耐火线缆(NH-RVS),独立穿金属管(强电分离≥0.5米)。

  3. 特殊场景设计

    • 高大空间(体育馆、中庭):选用吸气式烟雾探测器或红外对射探测器。

    • 潮湿环境(车库、浴室):使用防潮型探测器(IP65以上)。

    • 防爆区域(化工厂):隔爆型设备+本质安全电路。


四、日常维护与故障处理

  1. 月度检查

    • 测试10%探测器功能(烟感加烟、温感加热)。

    • 检查控制器自检记录,清理故障信息。

  2. 年度检测

    • 全系统联动测试(模拟火警触发所有设备动作)。

    • 备用电池放电检测(续航≥3小时)。

  3. 常见故障处理

    • 误报警:清洁探测器、调整灵敏度或更换抗干扰型号。

    • 通讯中断:检查线路接头、更换损坏模块。

    • 电源故障:更换蓄电池、检查充电电路。


五、智能化升级方向

  1. 物联网集成

    • 加装NB-IoT模块,实现远程监控(如上海消防物联网平台实时推送报警信息)。

    • AI算法优化:通过历史数据分析,降低误报率(如区分油烟与真实烟雾)。

  2. 多系统融合

    • 与楼宇自控(BA)、安防系统联动,构建“智慧消防”生态。

    • 接入BIM模型,实现三维可视化火警定位。

  3. 预测性维护

    • 传感器预判设备寿命(如电池电量衰减趋势),主动推送维保工单。


六、法律责任与合规要点

  1. 主体责任

    • 单位负责人需确保系统完好有效,依据《消防法》第十六条承担管理职责。

  2. 处罚案例

    • 未定期检测最高可罚5万元;系统瘫痪导致火灾扩大将追刑责。

  3. 验收与备案

    • 新系统需通过消防验收,老旧改造项目需向属地消防支队备案。


总结: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是建筑安全的“神经中枢”,需严格遵循“设计-安装-运维”全周期管理。建议单位委托有资质的消防技术服务机构进行维保,并利用智能化手段提升系统可靠性,确保火灾防控“早发现、早处置”。


下一篇:没有了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