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121093650
WORK
消防系统、服务内容、消防产品

青浦区重固消防物联网解决方案

日期:2025-04-27 访问:2034次 作者:admin

一、方案概述

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建筑规模扩大,传统消防管理模式逐渐暴露出响应慢、效率低、信息不互通等问题。消防物联网解决方案依托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等技术,将消防设施、人员、场景等要素全面连接,实现消防管理的智能化、自动化和精细化,提升火灾预防、监测、应急响应能力,最大限度保障生命财产安全。

二、系统架构

(一)感知层

部署各类传感器,实现对消防信息的全面感知:

  1. 火灾探测传感器:包括光电感烟探测器、感温探测器、火焰探测器等,实时监测环境烟雾浓度、温度变化、火焰信号,精准捕捉火灾初期迹象。

  1. 消防设施状态传感器:对消火栓水压、灭火器压力、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水流指示器、防火门开闭状态等进行监测,及时反馈消防设施运行状况。

  1. 电气安全传感器:通过剩余电流互感器、温度传感器等,监测线路电流、电压、温度及剩余电流,预警电气火灾隐患。

  1. 视频监控设备:在重点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,结合视频分析技术,辅助判断火灾发生情况,同时监控人员疏散和救援过程。

(二)网络层

根据不同场景需求,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保障数据传输:

  1. 无线网络:4G/5G 网络适用于数据传输量大、实时性要求高的场景;NB - IoT、LoRa 等低功耗广域网技术,适合对功耗敏感、分布广、数据量小的传感器设备。

  1. 有线网络:光纤、以太网等有线网络稳定性高,适用于建筑物内部、数据中心等固定场所的设备连接。

(三)平台层

作为解决方案的核心,承担数据处理、分析和业务管理功能:

  1. 数据管理:对采集的各类数据进行清洗、存储、分类管理,建立消防数据库,为后续分析和决策提供数据支撑。

  1. 设备管理:实现消防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,包括设备注册、配置、维护提醒、故障诊断与处理。

  1. 智能分析: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,对消防数据进行深度挖掘,识别火灾风险模式,预测潜在隐患;通过机器学习优化预警模型,提高预警准确性。

  1. 应急指挥:集成 GIS 地图技术,在发生火灾时,快速定位火灾位置,展示周边消防资源分布,制定最优救援路线,实现多部门协同指挥调度。

(四)应用层

面向不同用户提供多样化应用服务:

  1. 消防管理部门:通过 Web 端管理平台,实时监控辖区内消防设施运行状态,接收火灾报警信息,查看统计分析报表,掌握消防安全整体情况,进行宏观管理和决策。

  1. 物业及企业用户:使用手机 APP 或 Web 端应用,随时查看所属区域消防设备状态,接收报警通知,安排设备维护保养,开展消防培训和演练,履行消防安全主体责任。

  1. 公众用户:通过微信公众号、小程序等渠道,获取消防安全知识,在紧急情况下可一键报警并获取逃生指引。

三、核心功能

(一)实时监测与预警

  1. 对消防设备运行参数和环境数据进行 24 小时不间断监测,一旦数据超出正常阈值,立即通过短信、APP 推送、语音电话等多种方式发出报警信息,通知相关人员。

  1. 结合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,对火灾风险进行动态评估,提前发出预警,提示用户采取预防措施。

(二)远程控制与联动

  1. 支持对部分消防设备进行远程控制,如远程启动消防泵、关闭防火阀、释放气体灭火系统等,实现智能化应急处置。

  1. 当火灾发生时,自动联动相关消防设备,如启动火灾声光警报器、开启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、迫降电梯等,引导人员疏散和开展灭火救援。

(三)数据分析与报表

  1. 对消防数据进行多维度分析,生成设备运行统计报表、火灾隐患分析报表、应急响应效率报表等,为用户优化消防管理策略提供数据依据。

  1. 通过可视化图表展示分析结果,直观呈现消防安全状况和趋势,便于用户快速了解关键信息。

(四)巡检与维护管理

  1. 制定设备巡检计划,通过 APP 向巡检人员推送巡检任务,记录巡检过程和结果,确保巡检工作规范化、标准化。

  1. 根据设备运行状态和使用寿命,自动生成维护保养计划,提醒用户及时对设备进行维护,保障设备性能。

四、部署方案

(一)新建项目

  1. 在建筑设计阶段,将消防物联网系统纳入整体规划,预留传感器安装位置和通信线路通道。

  1. 施工过程中,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安装各类传感器、通信设备和控制主机,确保系统与建筑消防设施同步建设、同步验收。

(二)改造项目

  1. 对既有建筑消防设施进行全面评估,确定需要升级改造的设备和区域。

  1. 采用无线传感器和低功耗通信技术,减少对原有建筑结构和消防设施的破坏,快速完成设备接入和系统部署。

五、应用场景

(一)商业综合体

针对商业综合体体量大、业态复杂、人员密集的特点,实现对消防设施的集中管理和实时监控,重点监测餐饮区域燃气泄漏、电气线路安全、疏散通道畅通情况,保障购物、娱乐、餐饮等活动安全有序进行。

(二)工业企业

根据工业企业生产工艺和危险源分布,部署针对性的监测设备,对易燃易爆场所、仓库、配电室等重点区域进行实时监控,预防因生产操作、设备故障等引发的火灾事故,保障工业生产安全。

(三)住宅小区

接入小区消防设施,加强对消防通道占用、消防器材缺失损坏、电动车违规充电等问题的监测,通过 APP 通知物业和业主及时处理隐患,提升小区消防安全水平,营造安全居住环境。

(四)公共建筑

如学校、医院、图书馆等,保障人员密集场所的消防安全。通过物联网系统实时掌握消防设施状态,在火灾发生时快速启动应急响应,为人员疏散和救援提供有力支持,降低火灾造成的损失。